華文出版世界領導品牌 --時報出版

「新聞是為歷史作紀錄,而文化傳承則必須由出版事業來負擔」,1975年1月24日,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先生揭示了這段話,也正式擘劃創立了時報出版。

從早期將報紙專欄集結出書,到規劃創立「時報叢書」,時報出版經過多年來的發展演變,如今已是全方位綜合型出版公司。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歷史、人物、社科、商業、趨勢、生活、時尚、健康、心理、勵志、科普、休閒、圖文、漫畫、童書等等。累積出版品項超過一萬種,不僅活躍於華文出版世界,也普遍獲得海內外作家與讀者肯定,更得遍台灣及兩岸各種出版大獎。

基於編輯的專業、對社會潮流的敏銳度,加上文化使命的堅持,時報出版兼顧出版「質」「量」的平衡,多年來創造出無數的暢銷書傳奇及重量級作家,不斷的在台灣及華文出版界,引爆一波波閱讀流行風潮。並以堅強出版實績,將「時報出版」打造成華文出版界的領導品牌。


華文世界第一家股票公開發行上市的出版社 透明公開獨立經營

細數歷史,時報出版自1975年創立,早年附屬於中國時報是專書出版單位。隨著業務發展及經營需要,1985年11月24日時報出版從中國時報脫離,正式登記成為財務獨立的「有限公司」。1995年再增資成為「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公開發行,成為一家股權開放的出版公司,是台灣及華文世界第一家股票公開發行上櫃的出版社。股票簡稱「時報文化」、股票代碼8923,歸屬於文創類股。迄今在台灣仍是唯一一家股票公開發行、財務透明、經營制度化的出版公司,也標誌台灣出版業的一大里程碑。 

2008年是時報出版營運的一大轉折,時報出版的母體企業集團,原涵括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時報周刊、中國電視、中天電視、中時電子報、時藝多媒體、時報旅行社等公司的「中時媒體集團」,面臨財務經營危機,全體事業集體包裹賣給了旺旺食品公司,成為「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唯獨時報出版公司排除在交易之外,從此時報出版脫離了中國時報媒體集團成為單一獨立的文化出版企業,在股權與經營上均與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無涉。


出色的編輯團隊 累積成績輝煌的出版圖書

作為一家有歷史的出版社,時報出版歷年來經營績效卓越。每年出版超過450本新書,近年來更屢屢蟬連台灣圖書三大通路博客來網路書店、誠品書店、金石堂書店年度單一品牌年營業額第一名,成績有目共睹。

時報出版的經營強項是擅用文化資源、結合議題,開闢出版平台,引領閱讀風潮,所出版的新書更往往能與國內外接軌,成績出色。

多年來時報出版旗下的重要作者群,囊括了海內外華人與國際重要作家。

時報出版的國際知名作家如:《挪威的森林》等村上春樹全系列作品、《達文西密碼》等丹.布朗全系列作品、《槍砲病菌與鋼鐵》等賈德.戴蒙全系列作品、《引爆趨勢》等麥爾坎.葛拉威爾全系列作品、《EQ》等丹尼爾.高曼全系列作品、《看不見的城市》等伊塔羅.卡爾維諾全系列作品、《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保羅.柯爾賀全系列作品、《太平天國》等史景遷全系列作品、《靜靜的生活》等大江健三郎全系列作品、《廚房》等吉本芭娜娜全系列作品、《政治秩序的起源》等法蘭西斯.福山全系列作品、《感官之旅》等戴安.艾克曼全系列作品,《別為小事抓狂》等理察.卡爾森全系列作品,還有世界著名作家如保羅.克魯曼、吉姆.羅傑斯、賽珍珠、喬治.桑德斯、湊佳苗、東山彰良等等,也出版了許多世界級領袖如美國總統柯林頓、歐巴馬、川普,法國總統馬克宏等等作品。

時報出版的知名華文作者,更不勝枚舉。台灣作家方面如:《父親與民國》《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等白先勇作品、《大江大海》《天長地久》等龍應台全系列作品、《晚安我的生命》等陳文茜全系列作品、《人生實用商學院》等吳淡如作品、《幸福號列車》等張曼娟作品、《歲月靜好》等蔣勳作品、《激流與倒影》等林懷民作品、《袒露的心》等平路作品、《因為尋找所以看見》謝哲青作品、《誰說青春留不住》等楊照作品、《家人相互靠近的練習》等廖玉蕙作品、《罐頭》等李維菁作品、《我與貍奴不出門》等黃麗群作品、《公東的教堂》等范毅舜作品、《轉山》等謝旺霖作品、《蛋白質女孩》等王文華作品、《我是激勵高手》等戴晨志作品、《我不是教你詐》等劉墉作品、《今天你給自己打幾分》等吳若權作品、《城邦暴力團》等張大春作品、《破案實錄》等李昌鈺作品等等。

時報出版所出版的大陸知名作家書也很多。如:《往事並不如煙》等章詒和全系列作品、《我們仨》等楊絳全系列作品、《人生風景》等余秋雨作品、《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等黃仁宇作品、《底層邏輯》等劉潤全系列作品、《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等李開周全系列作品、《讓我留在你身邊》張嘉佳作品、《看見》柴靜作品、《龍與地下鐵》馬伯庸作品等等。

在漫畫作品方面,時報出版早期作家:如《莊子說》等蔡志忠全系列作品、《雙響砲》《絕對小孩》等朱德庸全系列作品、《烏龍院》等敖幼祥全系列作品,以及引進來自日本的手塚治蟲《怪醫黑傑克》等大量作品,都在台灣街頭巷尾造成流行,引爆極大風潮。近年的年輕漫畫家如:Cherng、阿慢、蠢羊、黃色書刊、掰掰啾啾、Dorothy等作品,在時報出版也都有很好的成績。

時報出版多年來在新銳作家開發上,不餘遺力,樂於耕耘。如:健康類的陳月卿、吳明珠、洛桑加參;歷史類的駱芬美;教育類的王宏哲、黃瑽寧;科普類的劉炯朗、怪奇事物所所長;命理類的謝沅瑾、詹惟中、大耕老師、陶文、雨揚老師;心理類的Peter Su、不朽、許允樂、鍵人;商業類的張國洋、賴婷婷、高登第;旅遊類的彭國豪與郭聖馨;寫作類的蔡淇華;醫學類的蘇上豪等等。近年來時報出版在華文年輕作家的栽培上,也用著力甚深。追奇、朱嘉漢、林新惠、徐振輔、白樵等等,都成績斐然。

時報出版的另一個強項,是明星藝人書的出版。鄧麗君、林青霞、甄珍、李安、白嘉莉、五月天、石頭、伍佰、徐若瑄、侯佩岑、賈靜雯、賈永婕、王偉忠、曾之喬、劉真、篠崎泫、王子邱勝翊、KID、木曜4超玩、曾莞婷、周興哲、夏台鳳、傅達仁、鄭雨盛、朴贊郁、利特、Running Man、等等,都是旗下作家。


堅強的行銷發行經驗  形成優良圖書的暢銷後盾

時報出版的暢銷作品百花齊放,《達文西密碼》在台銷售近百萬冊、《挪威的森林》、《1Q84》等村上春樹全系列作品累計銷售約二百萬冊、《EQ》賣了六十餘萬冊,長期的耕耘、系統性發行,佳作不斷,年年造成台灣出版市場的轟動與影響。

時報出版另一重大影響力,來自自建堅強的發行體系。時報出版是台灣少數兼具出版社與海內外圖書發行商雙重角色的企業,廣大的書店直往業務通路,在出版產業上提供完整、一條龍的規模與服務。不論在行銷發行與閱讀推廣上,能完整的將出版藍圖、編輯計畫,落實在書籍通路市場的推廣銷售作為上。

除在各大連鎖書店與網路書店「直發直售」外,1990年代時報出版便串連台灣北、中、南各地三十餘家傳統書店通路,成立「時報特約書店」,近年也與各地獨立書店串聯,建立起全台廣大良好的供銷發行體系。

1990年時報出版與中時報系關係企業「時報廣場」策略合作,曾開創結合書籍銷售、活動講座及文化教室的綜合式連鎖書店,盛極一時門市高達十幾家,成為台灣街頭重要的讀書人聚會地點,所舉辦的講座常被數百人擠得水洩不通。

1980-90年代時報出版深耕本土漫畫創作

本土漫畫家敖幼祥,1983年元月起在《中國時報》連載四格漫畫《烏龍院》,這部作品為他的創作生涯推向高峰。《烏龍院》改成雜誌形式發行,更創下發行量每期八萬七千本紀錄,同時也推出許多週邊商品。

因《烏龍院》創作與發行的成功,也刺激台灣漫畫界的創作熱潮,蔡志忠、朱德庸、蕭言中等漫畫家紛紛都推出新作。新人也爭相參加漫畫比賽,例如1984年由中國時報系所主辦的全國漫畫大擂台,獲取出頭的機會。這波風潮也使得台灣漫畫雜誌再度復甦,時報出版在1985年10月2日發行以本土漫畫家創作的16開本漫畫雜誌《歡樂漫畫半月刊》。雜誌初期網羅了許多本土知名漫畫家如鄭問、蔡志忠、敖幼祥、阿推等。1988年5月10日,《歡樂漫畫》因不敵市場充斥盜版漫畫而停刊。

《歡樂漫畫半月刊》1988年5月停刊後。時報出版再度於1989年,發行以栽培本土漫畫家創作的16開本漫畫雜誌《星期漫畫週刊》。《星期漫畫週刊》1991年1月,從週刊改為月刊,發行了五回後,終於不敵盜印日本漫畫週刊的夾攻,於同年5月宣布休刊。在停刊前一年的1990年7月31日,該雜誌曾由敖幼祥、陳弘耀、阿推、曾正忠、任正華、蕭言中、傑利小子等漫畫家和編輯一同組團前往美國參加聖地牙哥國際漫畫展。

1994年時報出版因發行大量國內外漫畫作品,選在台大公館商圈,創立了當時台灣唯一的漫畫專門書店「酷迷客」。

時報出版繼發行《歡樂漫畫》、《星期漫畫》等漫畫雜誌後,深耕本土漫畫創作的時報出版無法忘情這個市場。1995年元月時報出版,再度推出成人漫畫雜誌《High都市漫畫休閒誌月刊》。《High漫畫月刊》的定位設定為「成人漫畫」,並非狹義的情色,而是橋段內容需要進一步思考、不適合青少年的成人內容。《High漫畫月刊》於1996年12月1日停刊。原本由中國時報系主辦的時報漫畫大擂台金High獎,首次於1995年12月由時報出版舉辦,可惜1996年12月辦完第二屆後,隨著《High漫畫月刊》的休刊而停辦。


2015年9月發行《Big大時商業誌》至今

時報出版2015年9月發行《Big大時商業誌》,由原本的紙本月刊,半年後轉型為《Big大時商業誌》電子雜誌,提供「最前線的商業Business」 、「主張最成功的創意Idea」 、「分享最專業的成長Growth平台」,目標讀者群鎖定25-45歲,《Big大時商業誌》月刊,是一本新世代創業家、上班族共同學習與成長的好夥伴。


直營時報本鋪書店持續推廣閱讀

2015年4月時報出版接受雲門基金會委託,經營台北淡水雲門劇場園區「大樹書房」,並開發雲門授權衍生商品。2020年4月26日,時報出版因授權合約到期,加上疫情而終止大樹書房營運不再續約。

2017年3月至今,時報出版在台北萬華公司所在地,再創直營「時報本鋪」書店,延續自營圖書門市與新書分享活動。時報本鋪近年推出「到出版社玩初版」、「翻轉文字企劃主編營」、「繪本故事創作營」,都是口碑第一、叫好又叫座的活動營隊。時報出版也加入在地社區經營,每年參加「萬華大鬧熱」、「城南有意思」與「萬華老城咖啡香」等在地藝文推廣嘉年華會。


行銷拓展

在行銷宣傳上,時報出版有敏銳的媒體嗅覺,與各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網路新媒體等關係良好,常有合作。在通路市場行銷拓展也領先同業,往往結合大型連鎖書店或獨立書店,推出各項發表會、書展活動、閱讀講座。也同步開發團購、網購、圖書館採購業務,也自營網路書店、讀者俱樂部等,以滿足各種市場的閱讀需求。

時報出版曾經辦過的創意策展活動包括,串聯各獨立書店舉辦的文學小說閱讀復興運動「這世界無論如何小說都需要」全省接力講座;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與金石堂書店汀州路本店的「村上春樹快閃書店」,是為期一個月的專屬作家店中店書店;在西門町河岸留言音樂餐廳舉辦的《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新書發表音樂會等等,往往令文化出版界眼睛一亮。


數位發展

這幾年順應網路與社群媒體的發展,時報出版成立數位營運中心與傳媒及活動中心專屬部門,發展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等自媒體。自建社群,自己與讀者對話,吸引讀者目光,也做好讀者服務。

時報出版在電子書的發展領先同業向來積極,廣泛接洽授權發行。已有約3000本電子書,在博客來、Kobo、Readmoo、亞馬遜、琅琅悅讀、Hami、凌網、華藝等各大通路發行,也是許多通路年度電子書銷售第一名的出版社。


海外發行

在海外市場發展方面,時報出版發行觸角遍及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及部分北美及歐洲市場。近年來亦大力耕耘中國大陸市場,與各大出版社及文化公司都有深密的業務往來,除將繁體中文版紙書引進入大陸書店及網店銷售外,也推廣台灣優秀作家作品至中國大陸授權發行簡體字版,同時也將中國大陸的優秀作家及作品引介至台灣出版發行。

時報出版於2003年便透過所成立的第三地外資公司在北京開設時報(北京)文化諮詢有限公司,致力於兩岸出版業務的合作與推廣,深化華文閱讀與創作的深度、廣度與視野交流,促進文化事業的更多發展。


藝文策展與讀者直接互動

秉持著「文化傳承」的責任使命,時報出版多年來不但出版許多好書,也曾積極舉辦過各項藝文策展活動,與讀者更直接互動。

1996年時報出版首度承辦第五屆台北國際書展(1月19日至24日),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民間承辦書展的紀錄,來自國、內外34個參展國家或地區,1316個攤位,本屆書展主題「當東方遇見西方」,規模亞洲第一,世界排名第四的國際書展。

時報出版多年來,也主、協辦過國際大型藝術展包括: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特展、張大千與畢卡索東西藝術聯展、三星堆傳奇大展、世紀風華─橘園美術館珍藏展、李可染水墨畫展、齊白石大展、傅抱石百年大展等,均膾炙人口、廣為轟動,也創造了公司很大的新事業收入。


放眼未來  前瞻華文出版及文創事業

展望未來,持續出版各類質量並重的好書仍是時報文化出版公司的核心本業,將不斷積極發掘國內外優秀作家,加強培育台灣本土原創作品,並致力於圖書及文化內容商品在生產、製作、銷售、策展各方面的創新與研發。

數位銷售與數位產品的發展,也是公司未來一大營運重點。不論是網路社群開發或電子書、有聲書、音頻、視頻、線上課程等等數位產品,都將擴大嘗試與建立。

此外,以內容專精出發,時報文化將擴大文創事業的發展,建立內容IP、發展衍生新事業。以50年文化出版的厚實基礎、穩固的經營體質,加上更有競爭力的文化產品、更有效率的銷售能力、更多元的新市場新通路開發、更快速的市場脈動掌握,繼續以「尊重智慧與創意的文化事業」的信念,秉持「文化傳承」的精神依歸,肩負文化傳播與教育娛樂的功能,邁向世界,與讀者、創作者一同打造文化國度的偉大盛世!


首頁購物車訂單
會員